92岁志愿军老兵的心愿迎来好消息祖

儿童白癜风能治么 http://m.39.net/pf/a_4793223.html

4位小学生年送给杨庆久的照片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18日的节目中报道了92岁的志愿军老兵杨庆久想寻找69年前送他照片的4位女学生的故事。18日,节目链接的点击量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就达到了几十万。很多人纷纷转发、留言、提供线索,大家都希望能够帮助杨庆久老人实现多年的心愿。

最新的好消息是,就在18日晚上,我们找到了照片上的两位女学生!过去的一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看似“大海捞针”般的寻人,怎么会如此顺利?

杨庆久老人的节目播出后,朋友圈里开始纷纷转发报道,有网友在节目链接下留言:听报道的时候感动到流泪,希望老爷爷早日实现愿望;还有的网友说,四个可爱的小朋友转眼已经是四位暮年的老奶奶了,期待你们跟最敬爱的叔叔重逢团聚,都是最可爱的人。一位叫“月下流泪”的网友写下这样一行字:当年的小朋友如今也当了祖母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不一样的是年代,一样的是我们都有青春岁月,珍爱和平,致敬可爱的人民英雄。

还有不少朋友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线索,大家都希望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帮杨庆久老人圆了69年的心愿。最让人惊喜的是,80多岁的徐淑仙老人在看了儿子朋友圈转发的报道后笃定地说,她认识照片上的两位女学生。

徐淑仙老人:无意间看到报道,怎么能那么巧啊!我中午看我儿子的朋友圈,一看这是一个老英雄,我就看了看,看他找的4个女孩叫“祖国的小朋友”,这挺新鲜就看完了。尤其是看到照片以后,4个人的名字,一个叫张淑萍,另外一个人叫张淑芳。张淑萍是左边第二个,张淑芳是最后一个,小矮个那个。我再把照片放大了,细看了看那模样,还能辨认出来,就是她们姊妹俩。因为张淑萍、张淑芳都是我初中同学,张淑萍跟我是一个班的,张淑芳不是一个班的,但是一个年级。我觉得这个是好事,人家老英雄90多岁了,想实现这个找人的愿望。你想想这不容易,快70年了。

徐淑仙老人认识的张淑萍、张淑芳姐妹俩真的就是那张老照片上的两位女学生吗?根据老人家提供的号码,我拨通了张淑萍老人的电话。

记者:您好,是张淑萍老人吗?

张淑萍老人:是。

记者:您好,我是记者冯会玲,您当年是在哪个小学读的书啊?

张淑萍老人:精忠庙街小学,精忠报国的“精忠”。

记者:您记得在年的时候,您跟您的三个小姐妹照了一张照片,然后送给了一个叫杨庆久的志愿军叔叔吗?

张淑萍老人:哈哈,时间很长了,倒是有这么个事。

记者:学校大概的位置是在哪里?

张淑萍老人:这个学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小学都已经合并了。

记者:学校是在珠市口附近吗?

张淑萍老人:现在这个地方离珠市口比较近。

记者:这个照片后头有4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一个是叫张淑萍。

张淑萍老人:对,就是我。

记者:是您?

张淑萍老人:对,还有一个叫张淑芳的吧?

记者:对,是。

张淑萍老人:张淑芳是我妹妹。

记者:亲妹妹是吗?

张淑萍老人:对,我们都在一个学校。

张淑萍老人告诉我,她今年85岁,妹妹83岁,如今都在北京生活。当年她们看到杨庆久的时候正在上5年级,那年她已经16岁了。母亲说新中国的女孩子也应该上学读书。因为之前曾经在家里学过认字,她们就直接从4年级开始上小学。

记者:您还记得你们4个人是专门为了送给这个叔叔所以照了一张照片吗?

张淑萍老人:(杨庆久)他是到我们学校去作报告去了吧?我们小学就有学生会,我是学生会的主席,而且是少先队大队长,还是旗手,所以跟他接触比较多。因为要组织这场报告,除了老师以外,那就是我了。

杨庆久老人说他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照片上左边第二个系红领巾的女学生,因为跟他说话最多,这和张淑萍老人的回忆也是完全吻合。说起和杨庆久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张淑萍回忆说,她记得是在一个公园里,她和几个朋友看到身着志愿军军装的杨庆久后,立刻跑过去围拢在他身旁,激动地问了半天各种问题,她说志愿军叔叔可是她们心中最耀眼的明星。

张淑萍老人:抗美援朝我们那时候捐献飞机、大炮什么的,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想办法捐钱。我们曾经卖过爆米花。

记者:就是赚钱是吗?

张淑萍老人:对,那时候叫“一毛一大碗”,就在街上卖过这个。

记者:后来攒的钱都捐出去了吗?

张淑萍老人:捐出去了!抗美援朝的时候还在大街上演过节目。

记者:义务地上街宣传。

张淑萍老人:从志愿军出国的时候我们就都知道,放的歌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天天放这歌,印象非常深。所以为什么一见他们就觉得特别亲切呢?一看到志愿军,我们就都呼啦围上去了。

一张发黄的照片,一场69年的牵挂,一份温暖的个人记忆,一个时代的家国情怀。92岁的志愿军老兵为何如此惦念当年那些“祖国的小朋友”?因为,她们天真灿烂的笑脸,就是让这些战斗英雄拿起枪走上战场保家卫国的最大动力。

杨庆久做完报告后又返回朝鲜战场,张淑萍和妹妹张淑芳也一路上学,姐姐考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妹妹考进了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张淑萍去了延庆一所学校教书,妹妹则坚持离开北京去内蒙古工作,姐妹俩都铁了心要响应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

站在三尺讲台,张淑萍每年都要给孩子们讲魏巍写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每一次讲,她都要告诉孩子们,她曾经听过一位叫杨庆久的志愿军叔叔讲朝鲜战场发生的故事。张淑萍老人说:“我在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联想起我遇到了这位志愿军,我觉得他们太可爱了。我一听我同学说这个,我挺激动的,我没想到他还能想到我们,我是很想见到他的。”

69年前,“祖国的小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聆听战斗英雄讲述的故事?这些最可爱的人在她们心中有怎样的地位?69年,“祖国的孩子”和“最可爱的人”都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人生故事?如果再见面,他们最想对彼此说些什么?中国之声将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