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朝鲜时,万历皇帝为何会答应出兵援

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nb.ifeng.com/a/20190807/7644306_0.shtml

日本在经历了从年应仁之乱开始的长达一百余年的战国时代后,终于在年被一个叫丰臣秀吉的杀神给强势统一起来,日本岛内虽然基本统一,但各个大名势力仍然不可小觑,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仍然力不从心,同时刚刚统一的日本国内武士对新朝的分封不均产生极度不满,为了削弱各大名实力及平息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武力统一全国后,骤然膨胀的野心,丰臣秀吉开始规划对外扩张的战略蓝图。

作为日本隔海近邻的朝鲜,一直是日本历代扩张的第一站,这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相较于因内战不断而作战英勇、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来说,此时的朝鲜处于李氏王朝的第十四代君主李昖的统治之下,李昖优柔懒惰,重文轻武,致使朝鲜朝廷内部派系林立,朋党之争不断,同时又因国内承平日久,导致武备松弛,以致于朝鲜国内“人不知兵二百馀年”,朝鲜全国多郡县大多数没有驻兵设防。所以,无论是地缘位置上还是战胜机率上,朝鲜都不可避免的排在了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第一位。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于年3月,丰臣秀吉终于忍不住要动手了,把从日本各个大名征召来的兵士以及自己的部队,重新整合出了九个军团,共16万人(另外,丰臣秀吉还在日本九州岛西北地区集结了11万人的预备队作为补充兵员),开始渡海至朝鲜作战。

战争伊始,日本的侵略大军便在朝鲜的乌岭山口处,全歼了朝鲜8千人的中央精锐,紧接着又在朝鲜的忠州歼灭了朝鲜将军申昱仓促集结的1万余人的部队,随后,朝鲜再无像样的成建制部队来抵御日本的大军,日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兵不血刃的进入朝鲜国都汉城。此时,距离日本登陆仅过去17天。

不过,朝鲜国王李昖倒是跑的比较快,早早的便跑到了北方平安道的义州待着,并做好随时逃入中国境内的准备。很快朝鲜全国八道接连失陷,仅剩下靠近中国辽东半岛的平安道义州一带尚未被日军所陷,李昖朝廷也意识到,如果不向大明求援,朝鲜可能就没有以后了,于是络绎不绝的派遣使臣去向明朝求援。

比较有意思的是,朝鲜的使臣们不仅向万历帝递交了正式的求援国书,还分别去游说明朝的阁臣、尚书、御史,甚至是宦官,力图促使明朝尽快出兵援朝。

然而,对于朝鲜使臣们的这些举动,大明整个朝廷上下都很费解。又有去日本经商的福建海商回来报告朝廷说,朝鲜与日本勾结,意图进犯大明。所以,面对火烧眉毛一样的朝鲜使臣的请求,整个大明朝廷都狐疑不敢答应。最后,朝鲜国王李昖,为了让明朝释疑,将日本威胁战书转呈给明朝,明朝的狐疑才算解开。

疑问虽然是解开了,但是明朝还是没有松口去援助朝鲜,因为此时的大明朝也是内有不断,特别是万历帝的消极怠政,使朝纲日颓,朝中党派林立,斗争也是非常激烈。“自己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哪还有心情管别人”,可是最终万历皇帝和他的大明朝还是决定出兵援救危在旦夕的朝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喃?

一、“大明”与“朝鲜”的关系

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铁的,早在年,朝鲜王朝的太祖大王李成桂在朝鲜称王,明太祖朱元璋就赐予其“朝鲜”国号(国号都是大明给的,你说这关系得多硬),也就是在此时,两国建立宗藩关系。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不仅正式赐予朝鲜国王称号,又赐予朝鲜大量的紧缺物资,最重要的是对朝鲜提供军事保护,俨然是一幅疼爱小弟的老大哥形象。而朝鲜也把小老弟的角色扮演的也很好,一直对明朝采取“事大”(小国侍奉大国)的尊奉政策,不仅每年进贡大量的奇珍异宝和美女,而且还在东亚的地区事务上唯明朝马首是瞻。

所以,做小弟的家都被人给端了,做大哥的怎么会视而不见,更何况还有其他的小弟在一边看着喃,如果不出手,以后这大哥还怎么做。

二、日本对外宣布,入侵朝鲜的理由

丰臣秀吉早在年6月,就派使者通告朝鲜,表示要在年开春,想从朝鲜借道去进攻明朝,并希望朝鲜能够协助。朝鲜朝廷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在想,你这是让我反了我大哥啊,这种事我怎么能做的出来喃,更何况,跟着我大哥能吃香喝辣的,没事还能晒晒太阳。所以就立刻就给回绝了。

“日本丰臣秀吉,谨答朝鲜国王足下。吾邦诸道,久处分离,废乱纲纪,格阻帝命。秀吉为之愤激,披坚执锐,西讨东伐,以数年之间,而定六十余国。秀吉鄙人也,然当其在胎,母梦日入怀,占者曰:‘日光所临,莫不透彻,壮岁必耀武八表。’是故战必胜,攻必取。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无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

这个消息传到大明,万历帝及明庭各级官员一听,合计着小老弟是为了不反水才挨的打,而且日本这是在指名道姓要找我大明练练,虽然没挨在自己身上,可是这耳光子过来了,怎么还能不接?

三、丰臣秀吉的野心和最终目标

丰臣秀吉原本制定的战略规划就是,先通过武力先侵占朝鲜,然后在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亚洲。后来,丰臣秀吉有感觉侵占朝鲜进行得如此顺利,便欣喜若狂。于是,要求周围的琉球、菲律宾等国改向日本臣服朝贡。

而且还在五月二十六日,制定和颁布了征服朝鲜及明朝的计划,共二十五条,下达了进攻明朝的命令,这更是激怒了明朝君臣。所以,明朝君臣一致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当时明朝兵部侍郎宋应昌在上疏的奏折中写道:“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只为属国也。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也可以从中看出,明廷上下,基本达成了“迎敌于外,毋使入境”的共识。

因此,明朝在不久后便答应朝鲜国王李昖的援助请求,先后数次派兵渡过鸭绿江,与日本展开大战并成功击退日本的侵略。

此战,是古代东北亚地区爆发的最大的一场战役,对当时整个东亚地区的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明朝来说,此役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虽然成功的为朝鲜保住了朝鲜半岛,但是数年的战争,是国库出现巨大的赤字,甚至国力都受到很大影响;对朝鲜来说,虽然成功复国,但国力被严重削弱;对日本来说,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元气大伤,也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

可以说,此战没有赢家。

(了解更多历史知识,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