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刘树芹难忘和战友生死诀别的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巩奕含通讯员张凯

刘树芹,男,出生于年2月,祖籍山东广饶。刘树芹年2月入伍,任驻军师团警卫员;年6月跟随部队进入朝鲜,同年秋参加金城阻击战;年至年春,参加鹫峰阵地坚守防御战;年7月参加夏季反击战;年6月12日在驻青岛部队入党;年9月于青岛守备19师49团复员回家;年10月到广饶县化肥厂工作,年改办转业;3年退休;现居住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河南区。

年, 进行得如火如荼,刘树芹作为家中长子,义不容辞地参军入伍。

凭着自己对祖国和家人的那一份责任,刘树芹在天津集训了3个月,就奔赴朝鲜战场。对刘树芹来说,过鸭绿江的经历如昨日般清晰。“我记得是一个傍晚,我们在欢送群众的锣鼓声中过江了。白天,敌人的飞机一刻不停地在空中巡逻,我们只能摸着黑一步一步地从鸭绿江大桥走到 处。”长达一个月的夜间急行军,再加上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不低于60斤的行李,许多战士的脚上都长满了水泡。“白天找个树林和衣而睡,晚上摸黑前行,一个月的行军,只休息了一天。”

行军苦,给养难,是 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最需要克服的两大困难。入朝之后,刘树芹所在的部队便直奔金城阻击战战场,之后又参加了鹫峰阻击战等硬仗。刘树芹最骄傲的就是,在鹫峰战场,所在部队的高射机枪连打下来了一架敌机,并抓获了一名美军俘虏,“当时看着美军俘虏,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随后气急败坏的美军对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炮弹不停落下,还炸毁了他们挖好的坑道。

“当时就是觉得累,没觉得怕。”老人说。但是当死亡就在身边时,还是能触动人的心弦。刘树芹清晰地记着,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天早晨,作为警卫排的战士,刘树芹的三个侦察排的战友从敌人那边侦查回来,刚到连队,刘树芹给他们选好了一个大树下睡觉休息的地方,三名战友正在收拾,突然出现的敌机,一发炮弹,把掩护的大树齐根炸断,三名战友就这么在他眼前走了。眼看着奄奄一息的战友,刘树芹什么都做不了。和战友的生死诀别,成了他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记忆。刘树芹到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个侦查员的名字——赵成义。

“我们的装备没有敌人的好,但是我们的人勇敢。”刘树芹说。从年到年,刘树芹先后参加了金城阻击战、夏季反击战、鹫峰阵地坚守防御战以及反细菌战。抗美援朝期间的胸章、战友的照片,他依然保存完好,“战争的场面仍然历历在目,我也一生不会忘记抗美援朝这份经历。”刘树芹说,这些东西能让他记住峥嵘岁月,想起逝去的战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0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