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索英我只是在祖国需要时尽了责任而已

北京扁平疣网上医院 http://m.39.net/news/a_8813087.html

儿子为87岁父亲(索英)佩戴上参加 人员的纪念章(罗光耀摄)

索英老人保存的肩章等(罗光耀摄)

索英(中间)拿起放大镜,找寻老照片里的那段往事(罗光耀摄)

年轻时的索英(来源:受访者提供)

秋日的延城明澈动人。日前,记者满怀崇敬,访问87岁的抗美援朝 老战士索英。满头白发的索英老人仍精神矍铄,看到记者到访,他颤巍巍地走到卧室,换上旧时的军装,从抽屉中取出珍藏多年的入朝参战照片和纪念章,老人好像回到了那段难以忘怀的火热岁月。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年,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的索英刚满15岁。听到这短短八个字的号召,少年索英和同学不禁热血沸腾,瞒着家人相邀报名参军。在家人不舍中,索英毅然参军,被分配到师高射炮兵团。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的飞机很先进,凭借着空中优势,不断对我军阵地、道路、桥梁狂轰滥炸,破坏 的补给线。“我们团年12月入朝。”索英回忆,当时通往朝鲜的鸭绿江大桥已经被炸断,工兵部队就修了一个木制的便桥。“我们夜晚通过这座木桥,将高射炮等武器装备运往对岸。”

高射炮兵第团的阵地主要在清川江两岸,负责保卫铁路桥。“我们需要不停地更换阵地,这样不仅可以出其不意突袭敌机,还有利于保护阵地安全。”索英说,当时连里有电话班、报话班、标图班和侦察班。侦察班人比较多,其中有一部分被部署到距离我们阵地20里的远处,提前侦察敌机,“而我在电话班里,负责将命令准确无误地告诉各战斗单位。”

那段时间,部队见到的主要有两种美军飞机投入战斗,一种我们戏称为“吊死鬼”,我们有两挺高射机枪,专门打这种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但由于它不仅可以超低空飞行,而且速度很快。那时候没有雷达,全靠我们侦察兵的肉眼观察,不容易发现它。等远方侦察的同志发现时,它凭借着机动性,瞬间就飞跑了,所以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很难击中它。还有一种我们戏称“油挑子”,这是一种喷气式飞机,美军也经常把它当作轰炸机来用,对阵地造成很大的破坏。

作战时, 高射炮部队都是采用76.2毫米高射炮,在性能上和美军的装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装备不够,就靠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来弥补。”索英在指挥部里见证了官兵们创新了高炮战法,前期隐蔽好所有准备,依靠远方侦察和自行观察判断,直到飞机临近后,由指挥员下达“放”的命令,所有的高炮一齐开炮,一瞬间在空中形成好像一面墙一样的火力网,这就是“拦阻射击”的方法。“只要敌机从这面‘火墙’范围内通过,就会被击中,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射击精度和击落概率。”

随着大量中小口径高炮的配备齐全,迫使敌机只能采取分散的高空活动,每次来袭击都是匆匆忙忙,袭击次数和投弹量都大幅减少。到了年夏季进攻战役期间, 步兵、炮兵、运输部队在各高炮部队掩护下,“钢铁运输线”昼夜在公路上运转,确保了前线作战任务的胜利完成。

索英所在的高炮团年底启程回国,年索英服从组织安排,转业离开了部队,先后在闽江水电局、南平林业局、建阳地区经委等部门任职,到了年索英调整到闽北报印刷厂主持工作直至退休。

“要说我做了什么贡献,我觉得谈不上,我只是在祖国需要时尽了责任而已。”回忆起在朝鲜时战斗岁月的点滴往事,索老希望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那些“最可爱的人”,代代相传红色基因,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前进!

(廖晨星/文罗光耀/摄)

老兵档案

姓名:索英

年龄:87岁

籍贯:河北省涿州市

经历:15岁参军,随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原 师团指挥连通讯班战士,年12月赴朝鲜,年12月底回国。离开部队后先后在闽北地区多部门任职直至退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0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