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教学设计之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组材。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 战士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3.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理解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身边可爱的人有哪些?你能清楚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吗?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可爱的人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作家魏巍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二、预习交流

1.走近作者。

(—)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曾在年至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教学课件设计#

2.背景资料。

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年10月,中国人民 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3.文体知识----通讯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4.字词积累。

(1)注音。

坚韧(rèn)迸(bèng)裂聚歼(jiān)

(2)释词。

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三、整体感知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明确:我们的战士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明确: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 什么精神?

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

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爱国主义

4.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第4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5.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 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 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第15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 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四、课文解读

(一)阅读前三自然段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好在哪里?

明确: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

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明确:抒情。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3.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 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二)阅读“松骨峰战斗”

1.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明确:时间:二次战役时;地点:松骨峰(或书堂站);人物:一支 部队的先头连;事件:松骨峰战斗;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结果:打死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2.将第5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明确:①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②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③到段尾。

理由:按战前、战中、战后

3.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明确:壮烈

4.朗读最“壮烈”的一段,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圈出来,再赏析。“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明确: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 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5.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干。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明确:先头连占领山冈。

6.“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7.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明确: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 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8.朗读,思考: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什么修辞方法?——反问。

起什么作用?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阅读“火中救小孩”

1.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2.指出第11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明确: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地点: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主要人物:马玉祥;事件: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起因: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结果:救出小孩。

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4.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然后表情朗读这一段。

明确:踹,扑,摸,拉,抓,抱,跳,钻……

5.本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

明确:环境描写(火、烟);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心理描写套在语言描写中)

6.本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提示: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烘托人物的某种品质。

7.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找出来,再加以赏析。

明确:“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赏析:语言描写。表现了 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四)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

第13段有三问三答,它们分别表现了 战士什么精神?请填下表。

(五)阅读结尾两段

朗读,回答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六个“你”各指什么人?

明确: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父母、夫妻。

2.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

明确: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3.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排比。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4.指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明确:你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

5.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

明确: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 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6.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明确: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7.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明确:“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8.这两段和开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点题、抒情、突出中心

五、合作探究

1.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明确: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 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 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 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 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2.归纳总结本文的主题。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 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3.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明确: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 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六、课堂小结

一次英勇无畏的跨越,一柱守望相助的烽火,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中国人民 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时代在变,最可爱的人也在不断丰富内涵,抗洪一线的子弟兵,灾难面前的逆行者,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志愿者……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随的身影。

七、课后作业

1.以《写给 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