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败沙俄,日本如何去国际市场借钱

打仗要钱,这个事尽人皆知,尤其进了近代,数据逐渐明细,大家很容易知道日俄战争的参战各方花了多少钱——日本17亿日元、俄国65亿卢布,考虑到当时日元、卢布价格差不太多,可知俄国比日本花得更狠。

但也必须说,日本这么小,本身没什么钱。开战之时,日本银行(中央银行)本位货币(金)只有万日元,简直就是个零头。能打下这场仗,除了国内苛捐杂税,日本也找了外国人借。战争期间,日本一共发行4次公债,共筹集万英镑,相当于8亿多日元,占日俄战争日本总军费47%。

现在听来没什么,不就发公债么?可要知道,日本这一回的发行公债之路相当曲折。不仅涉及到日俄恩怨,还涉及到各国利益,甚至还有犹太人的民族利益。

·借钱这种事,一开始总会不太顺利

先说说主人公:高桥是清,日本银行副总裁。

高桥是清的人生跌宕起伏,八任藏相,一任首相

说实话,日本近代出了太多名人,高桥是清这个人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没什么名气,他虽然当过日本首相,也当过大藏大臣(财相),但他只有一件事情最让人熟知:“二二六事件”(年2月26日)让过激军人杀了。

没名为何还要提?因为他在日俄战争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高桥是清之于日本财政,大致相当于东乡平八郎之于海军,大山岩之于日本陆军。

2月12日,战争刚刚爆发4天,高桥是清受命前往外国筹钱。筹多少钱呢?别着急,按甲午战争(-年)数据,日本需要4.5亿日元军费,其中3亿日元在国内买军备,1.5亿日元撒向国外。但要注意,想在国外买东西,你拿着日元去,人家不会给你,要么拿着人家的货币,要么拿着国际通货——黄金。之前说过,日本银行所藏黄金只有万日元,还剩下1亿日元,高桥是清要去奔命。

还是不对,日本好歹也是国家级单位,肯定得有人找上门来贷款吧?

纪念邮票上的日本中央银行

的确,就在2月,闻知日本要打仗,巴林、汇丰两家银行就跑来要贷款。但他们也不能白借,不仅日本要承担高额利益、低廉卖出价,连海关收入也要抵押,1年之内不能再找其他银行借款。这种苛刻条件,与对待当时走入末路的清朝非常相似。

日本不会接受这种苛刻条件。这不,高桥是清人还没走,主管财政的井上馨就下令给驻英公使林董,要求全体在英日本官员都要支持他,同时告知横滨正金银行、日本兴业银行等主要银行:没有高桥是清承认,任何人都不得私下向西方银行借款——高桥是清真正成了日本公债的全权负责人。

年,在伦敦留学的长州五藩士,包括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胜、井上馨、远藤谨助

权力大、责任也大,2月24日,高桥是清踏上征程,但他首选之地并非老牌金融中心伦敦,而是先去了美国。

结果如何呢?还是看看高桥是清自己怎么说吧:

“(美国)觉得日本挑战俄国,好似胆大的孩子挑战巨人。”

听来不错,但高桥是清马上话锋一转:

“美国同情我国处境,但为了自身发展,美国更希望引入外国资本,而不是对外投资。”

在美国虽碰了一鼻子灰,其实合情合理:无论从任何一个硬件方面去比,日本都毫无胜算。美国人最懂做生意,当然不会做赔本买卖。

3月初,高桥是清离开纽约,前往伦敦。不过伦敦之行,他也没有把握必胜。为什么呢?早在纽约之时,山川勇木(横滨正金银行伦敦分行行长)就发电报告诉他:别想了,如今在伦敦,横滨正金银行没有分文信用。

高桥是清虽是在美国失败,但要知道,金融这个名利场中,无论利得还是利空消息,都传的相当快,伦敦方面当然也很快得到这个消息。这不,日本国债狂跌,本想给日本贷款的巴林、汇丰两家银行也躲之不及。3月7日,汇丰宣布,除非美国参与,否则不贷款;3月8日,巴林银行合伙人约翰·巴林表示,绝不给日本融资。

不止这些银行,连英国政府都不支持日本。除了看不好日本以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正室夫人,正是英国现任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外甥女。英俄对立不假,日英同盟没问题,但在亲戚面前,英国不太方便直接给日本援助。

高桥是清刚刚抵达伦敦,就面对着难堪局面。

·谈下一笔是一笔·

局面一片沉寂,高桥是清却遇到了春天——与老朋友重逢。这位朋友,任职于珀斯银行——亚历山大·尚德。早在年,尚德就在横滨做生意,雇佣了12岁的高桥是清,算是老相识。后来高桥是清发达了,年初次访问伦敦,依然是尚德接待了他。

从3月下旬开始,尚德就帮着他四处找人找钱。尚德是伦巴第大街支行总经理,伦巴第大街正是伦敦金融街中心,他一出面,立刻约到了大量银行家,一时间让高桥是清应接不暇。4月10日,伦敦银行团答应帮助日本发行国债,提出6项条件:

(1)国债是英镑公债

(2)以关税收入作抵押(派人监督)

(3)利息为每年6%

(4)5年还清全款

(5)发行价格是原价的92%

(6)发行金额万英镑(约3千万日元)

既然对方给了价码,就能谈,能谈就是好事。高桥是清据理力争,第一个努力方向,就是第2条关税抵押。

《坂上之云》中西田敏行饰演的高桥是清

按惯例,如果抵押关税,英国必须派人常驻日本海关。但英国人一旦来了,日本就会和清朝一样不能自主海关,日本政府断然不会接受。但高桥是清总得有个说辞,想了想,他告诉银行团:

各位恐怕将中日两国当成一类国家了。要知道,日本政府对外债,从来是一分一厘都不会差!别说外债,就是对老百姓发的国债,也从未拖欠过。如果把我们跟清朝看的一样,可就是为难人了!

这话倒不是黑清朝。当时清朝连年战乱,税收不济,加之庚子赔款是个天文数字,官府对不少债务都是一拖再拖,名声的确不太好;日本靠甲午战争赔款发家,不仅扩张军备,经济情况也不错,总体上看,日本信用程度的确强于清朝。高桥是清以此为切入点,向大家做了保证,看在英国盟国的情面上,银行团最终表示:第2条关税抵押,只是个形式,不会真派人去!

这固然是个小胜利,但离最终胜利还差了很远。很快,高桥是清又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发行金额从万英镑增至万,还款期限从5年延长到7年,发行价格从92%提到93%,银行团同意。

4月23日左右,高桥是清代表日本银行与银行团达成协议;5月3日,高桥是清与珀斯银行、汇丰银行、横滨正金银行伦敦分行签订预售合同,预备5月11日正式在伦敦售卖日本第1次战时公债。

做生意也好,筹钱也罢,都需要贵人,尚德就是第一个贵人。

很快,第二个贵人也出现了。

·吃货是福·

别高兴太早,高桥是清手里还有万英镑的任务,这些钱找谁要?

其实高桥是清就好比投行经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图表、指标、模型,而是人脉,有人就有钱。高桥是清在横滨正金银行、日本银行工作,结交了不少银行家,珀斯银行的尚德就是一例。不过,他在银行界的老相识,绝不只有尚德一个人。这不,刚和伦敦银行团签约,5月3日晚上,亚瑟·希尔(纽约斯派尔斯投行伦敦分行行长)就发出邀请,希望有空到他家吃顿晚饭。

所谓吃晚饭,可不是大排档搓一顿,按照英国礼仪,希尔肯定不止叫高桥是清去,精英银行家也会列席。在这场晚宴中,有一位德裔美籍犹太人也参加了,这个人,就是雅各布·希弗,身份是纽约库恩-雷波投行的董事。

不论希弗也好、库恩-雷波投行也好,大家恐怕都很陌生。不妨多透露一点,18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聚集区的一座半高楼中,有两家住对门。一家门上印了一艘船(德语:Schiff),改名希弗;另一家门上印了一面红色盾牌(德语:RothSchild),改名罗斯柴尔德。

雅各布·希弗

虽然把雅各布·希弗的地位抬到罗斯柴尔德的世交,但也必须说,罗斯柴尔德家并没有给他什么支持。年,希弗18岁,为了美国梦前往纽约,加入库恩-雷波投行。希弗这人脑袋很聪明,不仅业务干得好,还把老板女儿搞到手。双管齐下,他很快接管公司,到20世纪成了大富翁,虽然名声上不如J·P·摩根,但就纽约犹太圈的影响力而言,却与其相差无几。

顺便说一句,库恩-雷波投行,后来并入了著名的雷曼兄弟公司。

说了这么多,希弗、高桥是清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人,又说了些什么呢?

晚饭进行到一半,希弗主动走到高桥是清旁边搭讪,两人聊了其他。希弗在美国呆了几十年,英语当然没问题;高桥是清少年曾在美国当过奴隶,回国还教过英语,英语自然杠杠的,两人就聊了起来。一开始扯家常,希弗问了些日本风土如何、经济如何、女人漂不漂亮之类的问题,高桥是清对答如流。紧接着,高桥是清跟他吐露了心中的苦楚:费了3个月劲,才弄了万英镑,另外一半年内要筹全,现在却没有着落,实在是难办啊!

希弗听了没说什么,高桥是清也没当回事,双方就这么回家了。

别着急,高潮之前,总会有个小小的停顿。

5月4日,尚德告诉高桥是清:希弗要帮忙发行另万英镑!

高桥是清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如此好事竟然真从天上掉了下来。不过他也深知,世上绝无免费午餐,便有些疑问:希弗先生,你我素昧平生,为何如此慷慨解囊呢?

希弗看出了高桥是清的疑惑,但他并没有解释,只是微微一笑。

纵观高桥是清本人的所有记载,都没有解释希弗为什么帮助日本。但从其他史料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希弗真正的目的——为了部落,哦不,为了民族!

·吃货是福——希弗版·

希弗是犹太人,这根本不是秘密,那时候华尔街恐怕一半从业者都是犹太人。但与其他只顾赚钱的犹太人不同,希弗有更大的理想——拯救民族。

在当时东欧,民族国家正在形成,犹太人是“没有祖国”的民族,自然一直受排挤,反犹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俄国尤其如此。年代,希弗开始反对俄国迫害犹太人,并一直给反对者提供资金支持;年,俄国本想在纽约发行公债,在希弗反对下未能如愿。除此以外,他一直动员各项人脉关系,尽可能阻止纽约、伦敦投资者给俄国投资。

但这些举动似乎没什么作用,年4月19日,在基什尼奥夫(今摩尔多瓦首都),俄国对犹太人搞了一次小规模清洗,47名犹太人遇难。虽然事情不算太大,但刚刚过去1年不到,希弗当然记忆犹新。

20世纪初俄国反犹情绪严重,民间流行着“犹太人杀害小孩用来献祭”之类的谣言

这么个人,闻知日本要反对俄国,自然会解囊相助。事实上,年,他曾经对日俄战争有这样的评价:

感谢上帝,给我这个机会对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那这次,他是怎么做的呢?不如从希弗视角出发来看。

希弗每年春天要去一趟欧洲,年也不例外。但这次走之前,他特地叫来全纽约有影响力的犹太人开会,会上提出了一个事:

“日俄恐怕会在72小时内爆发战争,有人问我是否要帮日本人卖国债,我觉得如果帮着日本人,应该能对俄国犹太人有所影响。”

马上要出发了,走之前却说了这么一段话,很明显,早在与高桥是清见面前3个月,早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几天,他就决心要帮日本人了。

就在高桥是清碰壁于美国之时,希弗却早就来到了欧洲,见了一位更著名的银行家——恩斯特·卡塞尔。这个名字或许大家不知道,但大家肯定知道英格兰银行,这个英国央行一共有3名顾问,第一位当然是罗斯柴尔德家,第二位是巴林银行合伙人约翰·巴林,第三位就是这个卡塞尔。卡塞尔与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私交甚笃,也是英国金融界大红人。

卡塞尔的好友不止国王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希弗,两人光写过的信就超过了1封,内容不止涉及金融投资,更涉及到家庭琐事,关系密切可见一斑。更可贵的是,卡塞尔也对俄国压迫犹太人这件事非常恼火,但由于他本人在俄国有大量投资,而且日本这次的确太让人看不好,他才不敢轻举妄动,没有给日本人发行公债。

希弗、卡塞尔见面之后具体说了什么,目前没有史料能记载,不过从两人无话不谈的情况应该能知道,卡塞尔肯定把日本筹资之事告诉了希弗。其实不用他说,纽约的眼线恐怕也早就报告了高桥是清的活动。希弗这么想给日本人投资,又有个日本人这么想找投资,两方当然一拍即合。

5月3日那场聚会,肯定不是场偶然。为什么呢?亚瑟·希尔最早并没有邀请希弗,希弗其实是不请自来。来了以后,希尔也是一惊,碍于面子,只能称希弗为今天的“不速之客”,为他的不请自来打个圆场。

正是听说高桥是清要参加这次聚会,希弗才做了回不速之客,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个机会与日本接上头。

《坂上之云》中对这段故事的演绎

如果这个说法不够犀利,那就提个更劲爆的。在年5月3日巴林银行记录中,约翰·巴林给生意伙伴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日本现在要发行1千万英镑公债,其中万英镑由珀斯、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万英镑由库恩-雷波投行在纽约发行——要知道,这时候希弗、高桥是清连面都没见到,约翰·巴林却如此肯定,甚至写成信件告知生意伙伴,不得不说,希弗很早就计划出招了。

其实想想就知道,5月3日才见面,即便当时就决定要帮忙,发行债券可是个细致活儿,事前准备至少需要半个月。但5月11日,纽约的万英镑日本公债依然准时发行,足见希弗很早就定下来这个事,只是一直以来,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必须说,希弗出现,不止帮了日本,也盘活了整个日英美三国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开战之初,虽然日英一直是同盟,美国也对日本更加偏爱,但金融界唱衰日本,这俩国家根本不敢直接支援,而是互相等待。卡塞尔曾经说过,如果只有英国帮你,那我一个大子儿不掏,但如果美国也帮你,我个人就买你5万英镑!

这个观点在当时英美都很流行:只有另一方出面,我才鼎力支持日本!

英美两国,一个是世界老大,一个是发展最快的国家,还都用英语,却在投资问题上谨小慎微,等待对方出手。这其实是个悖论,如果大家都在等,那就没人帮日本了,这时候希弗出现,无疑给英美两国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不,英国外相第五代兰斯顿侯爵称赞卡塞尔、希弗,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亲自接见希弗。华尔街方面更是一片沸腾,5月9日,《华尔街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这次发行的日本公债,恐怕人气会高到让人惊讶吧!”

5月11日,日本公债发行。由于5月1日鸭绿江之战非常漂亮,公债发行当天,纽约的应募金额就达到定额5倍,伦敦更是创了纪录,达到26倍。

可以看出,发债效果非常好。但必须说,日本虽然发债成功,前途依然不明朗。举个小例子,发行公债虽然票面是1千万英镑,但发行价过低,再减去各种手续费,最后到日本人手里的只有万英镑。而且一般来说,各大银行发行西方国家债券时,大多只给4-5%的利息,就连对中国的庚子赔款也是5%利息,这次却要了日本6%,实际上日本得到的条件是非常不利的。

半年之后,日本会在第2次公债发行中吃大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1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