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吞并朝鲜,彻底改变了东亚的历史格局
在东亚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能够称之为大国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就是长期霸榜的中国,另一个则是近代异军突起的日本。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一山不容二虎,中日两国的历史恩怨,讲不清,道不明,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东亚这座山头上,容不下两只老虎,于是乎,在近代的历史上,中日之争,几乎贯穿了中国近代史的始终。
朝鲜覆灭,东亚秩序翻了天!
年8月22日,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代表寺内正毅签署了《日韩合并条约》,条约明确规定:大韩帝国皇帝将朝鲜半岛全部的统治权让予大日本帝国,自此朝鲜王朝灭亡,这也是两千多年来,朝鲜第一次彻底亡国。
这件事,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能用震惊来表达内心的不平静,因为实际上,自战国时代燕国东征辽东始,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都有过想法。
但是,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与中国相邻的一面又隔着长白山和鸭绿江,大山大河,在冷兵器时代,毫无疑问是天然的屏障。
因此,两千余年的古代史,中原王朝对于朝鲜半岛都是可望而不可即。
但是,朝鲜能依赖地缘优势自保,但毕竟是弹丸之地,面对强大的中国,打是打不过,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又没办法完全保持独立,因此朝鲜在大部分时间里只能俯首称臣。
而这,也构成了东亚地区最基本的政治格局,即以中原王朝为核心,以朝鲜半岛国家为代表的朝贡体系。
这个体系长久的维持到了晚清时期,直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体系才彻底被摧毁,同时,这也标志着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翻转。
众所周知,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增长,日本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日本需要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来实现更大的经济腾飞。
实际上,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国家拼了命的开拓殖民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商品货物的倾销,因为工业取代手工业之后,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更多的货物更低的成本,意味着依托本国市场已经无法获取更大的利润,他们只能去外面的世界找市场,这才是近代欧洲殖民历史的根源所在。
同样的,小国寡民的日本,在完成工业化之后,也面临着国内市场不足的问题,身边疲弱的大清帝国,就是日本的不二选择,所以,在明治维新之后,中国人已心知肚明,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此时此刻,朝鲜从朝贡体系里那个不起眼的附属国,一瞬间就变成了战略要冲,只要能控制住朝鲜,清朝就能利用海洋作为天然屏障,有效阻隔日本的侵犯,而一旦朝鲜有变,那么战争的前线就立刻推到了中国东北,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
因此,年日本吞并朝鲜,使得中国彻底失去了朝鲜半岛这个屏障,中日两国从无有国界,一下子变成了邻邦,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比震惊更严重的心理冲击。
一方面是中原王朝年没做成的事情,日本做到了,这是严重的心理冲击;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日本的屠刀直接刺向了中国,至此,日本成了东亚地区的霸主!
唇亡齿寒?不!远不止这些!
日本吞并韩国,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唇亡齿寒,何为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感到了寒冷,意味着危机将近。
但实际上,日本吞并朝鲜半岛,直接改变的是后面四十年的东亚历史,远不是危机将近一说,而是危机深重,伤筋动骨。
日本的大陆政策说得很明白,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
中国东北,自此直接陷入了长期的战争纷扰之中。
自甲午战争始,东北再无宁日,甲午战争之时,日本突破鸭绿江,登陆旅顺口,直接入侵东北,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的这一作为直接损害了西方国家尤其是俄国的利益,恐怕东北自甲午海战之后就会沦为殖民地。
但即便是西方国家出面干涉,逼迫日本归还东北,中国也付出了万两白银的巨额赔偿,关键是,钱付了,日本人依旧没有赶跑,反而还爆发了日俄战争,面子里子全都丢个精光。
而随着朝鲜的覆灭,东北也实际成为了战争前线。
众所周知,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等,都是直接发生在东北这片土地之上,直到二战日本投降为止,东北的危机才算是真正的得以解除。
而这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东北不但越来越难以被有效管辖,甚至逐渐变成殖民地,成为了日本侵华的大本营。
对日本来说,理顺了朝鲜半岛的问题,为日后的侵华战争打下基础,而对于中国来说,朝鲜的覆灭,却直接带来的沉重的民族危机。
年,看起来不是一个多么了不得的年份,甚至对于这一年的历史,大多数的史书上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似乎没有什么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
但实际上,这一年恰恰是日本大陆政策得以继续进行的关键一年,事情没发生在中国的国土上,但却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后面几十年的历史格局。
倒叙历史,今天讲的是年,这是一个暗流涌动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的国土上尚算平静,但危机却悄然发生在我们的邻邦身上,朝鲜半岛的危机自此转变为中国东北的危机。
东亚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大国,一个是长期霸榜的中国,另一个是近代异军突起的日本,如果说明治维新让日本有了成为大国的可能,那么吞并朝鲜,则让日本人的大国梦得以实现,可对于中国来说,这不单单是数千年王霸之气的萎靡,更是让亡国灭种的危机第一次有了切肤之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