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貊,被中原政权所蔑视的一对难兄弟

三国时,曹魏灭公孙渊后,发现夫余库有玉璧、圭、瓒数代之物,其中还有汉朝所赐的印信“濊王之印”。

“濊”同“秽”,从字面上来看,都是肮脏、丑恶的意思。

这是先秦时出现在东北区域的一个族群。其居住区域大致北起松花江上游,东南至朝鲜半岛以北地区。这个族群以农业耕作为主,辅以渔猎。

“成州之会”时,秽人献给周王的礼物是“前儿”。“前儿”形式弥猴,可站立行走,发出的声音像小孩子。有人考证,这是一种类似海龙或海豹的海生动物,大概是位于沿海的秽人捕捞所得。

在秽人居住区域的南边,靠近燕国的地方,还有一个被称为“貊”的族群。

《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这里所说的“汉水”,指的是辽水。意思是在燕国之北,靠近辽水的地方,曾经有一个国家,被称为“貊”。其大体位于华北北部,经辽西走廊,东至鸭绿江畔的古辽东区域。以辽东半岛南部的营口、盖州、旅大地区为其核心。

与“秽”的字面意义相类似的是,“貊”指的一种长相奇怪的动物。白居易在《貘屏赞》中提到,“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

它同样是一个极端的贬义词。比如“貊道”(对传说中貊国制度的贬称)、“貊乡鼠壤”(指民风浇溥、宵小横行的地区)等。

这应该是中原政权根据当地人自称的一些发音,而标上的充满恶意的汉字。

用“秽”、“貊”这种词汇来称呼居住于东北区域的这些族群,显示了中原王朝对这个区域居住民的极度鄙视。

春秋时,受其他游牧族群的逼迫,秽族开始迁徒至喜都(今长春)附近。战国中期后,开始强大的燕国势力逐渐到达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区。在东伐朝鲜后不久,燕国趁势击溃临近的貊族。此后,貊、秽两族开始融合,被合称为“秽貊”。

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之中,还是在现在的考古研究中,对于“秽、貊”两族的缘由、分布、发展以及存在形式,都有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甚至有学者的观点是,东北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民族。

自古以来,中原政权以天下之正统自居,从来就没有认真瞧得起过四周的非华夏族居民。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类的称呼就可以直接看出这样的心态,而“秽、貊”这种称呼显然是这种傲人姿态的延续。

对于中原政权来说,这些未经“圣人之教”的民族都是让人讨厌的,能给个名字,已属荣幸。当然就没必要非给个好名字了。

以至于在秽貊之后,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称呼,比如“韩秽、夷秽、秽国、胡貊、夷貊、蛮貊、戎貊”等等。从字面的意思上来理解这些被记载于中原史书的族群,其意思其实只有一个:那些居于山林之中、与兽同行的未开化部落。

因此,无论是“秽”、“貊”,还是“秽貊”,其实都是长期生活于东北区域的一些半耕半猎的部族,有些迁移,有些彼此融入。他们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民族。

对于中原政权来说,这些人似乎没有太多的差别,为了减少记载与分辨的麻烦,便统一蔑称为“秽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3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