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题丹东的道桥
老话题安东(现丹东)道桥
安东的道桥作者肖景华!
说起道桥,一般有河的老城市都有这样的地名。道桥,是老百姓的俗称。道桥前面有数字,以此区别不同的桥梁号码。
在安东以及现在的丹东,依然存在五个道桥。即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四道桥,五道桥。前一阵子和丹东的历史研究群友聊天,聊到这五个道桥的来历。
后来查了地图和《安东县志》,结合自己小时候的记忆,说说安东这五个道桥。话说安东这个城市,依山傍水,临江而置。老辈人所说的七沟八岔九道沟。安东这个城市就是长白山依偎鸭绿江余脉而生发。从大东沟黄海边开始到大沙河子,有九个大型的山谷。依据山谷地势而流淌下来的溪水,便是先民的生存之地。由此得到了最初的地名,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五道沟,六道沟,七道沟,八道沟,九道沟。而历史上的六道沟又有新老六道沟之分,九道沟实际上也就是大沙河子的区分。因为大沙河子地势平坦,河水延缓,那里成为安东先民的丰腴之地。
老安东县城的城中心,一百年前就是现在的大沙河子以东,就是东坎子。后来向西过了河,县城中心转移到沙河镇一带。由此形成了近百年来发财之地,聚宝街,财神庙街,兴隆街等地,他们都是依据小沙河子的后潮沟而萌发。因为当时的县城范围限制,临近的八道沟山谷形成了最著名的富人区和神仙居住区(各种宗教的庙宇)。这样,住在山谷里的商人们,下山做生意。这就是民谚富八道的历史成因。
----这是前传----时间推到年初,小日本根据中美条约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获得了中东铁路南满洲段的控制权。范围就是西起旅顺口,东到长春宽城子。而在安东的日本人,早在日俄战争前,根据条约就获得了安东通商权利。当时其商埠范围就是东起七道沟,西至老六道沟,北至东清铁路,南至鸭绿江。因为这片地一百年前不过是沼泽水塘和烂泥地,间或有个小土包什么的,所以,小日本在年就开始了有步骤的商埠地建设规划。商埠地东边界的安东七道沟,本就是山沟,流淌着山溪汇流而下的水道溪水充沛,水质良好。家里老人经常讲起年代在七道沟山水里洗床单的旧事,可见水质如何。因为安东历史上河水泛滥到让人心疼的地步,小日本占据商埠地后干的第一个大事情就是修坝。《安东县志》记载(图1),小日本在实行购买土地后,于光绪三十三年,年前,沿着七道沟沿岸,北起中长铁路南到鸭绿江部分,修了一个大土坝,用以阻挡山水。由此形成了现在的坝岗街路段的高高的地基。之后,在此基础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坝墙。并且根据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横跨七道沟河道的木桥,修建了五道坝门。这就是五个道桥的来由。根据安东县志的记载,这五个道桥中有四个是日本商埠地开设前就有的。他们的大名分别是虹桥,保和桥,利济桥,同昌桥。但是县志没有五道桥的名头记载。由此判断,该桥应该是修志后建设的。也不排除其他原因。由于安东县志是主编王介公是丹东历史上第一任维持会会长,就是汉奸性质的安东县长,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想某些学者所说的该桥不是中国人修建,是日本人修建而不予记载,道理上是说不通的。所以认为是年修志后才修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