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同样的冲锋陷阵,两个不同的长津湖
近段日子,长津湖电影带给人们的视觉震撼力非同寻常。很多人不仅在观看此片时潸然泪下,事后在回忆相关内容时更是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泪水。
人们从影片中得知,我志愿军不但要与用世界一流装备武装的“联合国军”华山论剑,更要与长津湖最残酷的寒冷肉搏轮拳。而我军的装备是那样的让人无法直视。
我志愿军就是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以弱胜强让对方不得不夹着尾巴大逃亡。
曾经的长津湖战役
我军为什么能获得胜利呢?答案很简单——保家卫国。要是他们不奔向战场,他们的后代就要打仗。通过一位战士和外国记者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昂扬的斗志和莫大的担当。
“你们能胜利吗?”
“我们一定赢!”
“胜利后你准备干什么呢?”
这个战士笑着回答:“那时的我早已牺牲不在了!”
毫不夸张地说,跨过鸭绿江的他们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赢。
所以,在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等众多英勇无畏作战团队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美国人拍摄的长津湖战役纪录片中,一位美国大兵对我军有这样的描述:
冲在最前面的倒下后,后面的继续冲,后面的倒下后第三批继续……
这就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长津湖战役。当然,我军在此役中伤亡很大。难道换个地方不行吗?我们不妨研究一下。
美军只要穿过长津湖就会马上攻打附近的朝鲜临时首府江界,而江界离鸭绿江又很近。一旦美军到达鸭绿江,就会对我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构成严重威胁。
就双方力量对比来看,真的要和它硬碰硬,吃亏的是我们。打,是必须的,关键是怎么打如何打。长津湖无疑是一个天造地设的最佳伏击战场。因为在那里,无论是多么多的一流兵马,你必须得单线走并且还走不快。而道路两边的地形也高度配合了我方,使我军的战斗力再度提升增强。
虽说寒冷对我方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是伤亡,但它也对美军也造成了影响和伤亡进而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
不难看出,当时的我军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仍然伤亡惨重并且没有取得全歼敌军的完美胜利。不难想象,假如在长津湖放他们一马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曾经的长津湖战役已经成为历史,我们的先辈用超乎常人的意志斗志和坚强顽强让祖国安然无恙。在和平中成长的我们应继承他们的精神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放眼当下,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处在“长津湖战役”之中呢?
如今的长津湖战役
当下,新冠病毒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它相当于长津湖战役中的“寒冷”。我国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在高科技领域的封杀堵截,我们不会吃他们那一套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高歌猛进,这相当于长津湖战役中的双方交锋。
不难看出,在当下的长津湖战役中,我们要比朝鲜战场上的优势更多。我们对付“寒冷”的马甲在世界上最佳——用高科技(全路线开发新冠疫苗)和传统的隔离清零两种手段守护住了国人的健康。
有人可能会问,在这次的长津湖战役中我方会输吗?当初的先辈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都没有输,在骨头血液里铭记着先辈遗志的我们难道会输吗?
当然,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我们要说自家稳操胜券还言之过早。为了必须的胜利,我们应披挂上先辈的精神武器铠甲,像他们那样抢占高峰奋勇冲杀。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众多的杨根思、“冰雕连”等英雄人物和作战团队。比如,拖着病体忘我工作的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老师,在“抗疫”战争中有“中流砥柱”威力的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
在当下的长津湖战役中,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场上的一员。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与时俱进,难道胜利离我们会远吗?
教授吹响了冲锋号
在曾经的长津湖战场上,有司号员为英勇的志愿军吹响冲锋号。在如今的战场上,曾任南京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的杜骏飞教授已经为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这个号角的声音如下:
后来,
我的大伯
再也没有吹过军号
那时,在朝鲜战场
他是一名司号员
每当他吹起冲锋号
便有整排的战友牺牲
后来,我的大伯
再也没有吹过军号
前年,他去世了
他曾经痛苦地告诉我们
那些奋不顾身的英雄们
仍反复死于他的号声
如今,我没有了大伯
却时常听见他的号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