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值不值同样警告,前一次置若罔闻,

引言:不被看好的新中国。

年10月1日,毛主席雄浑的声音,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从此以后,一个站起来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承袭长久的历史荣光,还有近代史上的百年屈辱,新生的中国,焕发了别样的风采。

这个国家,没有北洋的混乱无序,没有民国的买办横行,有的只是一群坚定的革命者,用毕生奋斗改写国运的雄心壮志。

那一刻的中国是自信的,是坚定的,是无畏的,但也是穷困落后的。

于是,不少人都不看好新生的中国!

这一点,在后续的一场危机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危机就是 。

一:微不足道的警告。

年6月,一场战争在朝鲜半岛爆发,二战后新生的朝鲜和韩国,在半岛厮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势如破竹的朝鲜人民军,打的李承晚军节节败退,狼狈不堪,眼见就要灭亡。

突然的变故,也在东北亚引发连锁反应,

原本已经放弃台湾的美国人,在 的力主下,开始改变国策,寻求武力保卫台湾。

于是战争爆发后不久, 就公然开进了台湾海峡,面对这悍然举动,新中国政府立马明确发声,强烈谴责了美国的军事穿越,说美军的举动是:

针对中国领土的武装入侵。

这是 之前,新中国对于美国的首次严正表态,可美国人的态度如何?

看不上新中国的美国佬,并没有搭理我们的声明和抗议,反而继续我行我素。

(自持实力的美国人)

从这角度出发可知,美国是一个唯实力论的国家。

实力不够,再怎么说都没用,用拳头说话才是真理!

这点上,其实和当时的中国国际地位不够高有关,当时的中国,国际影响力几乎没有,就连军事力量,在西方世界甚至苏联看来也不值一提。

无数人的概念中,面对美军,人民解放军根本打不赢,秉持这态度的,就有那些尚在功德林服刑的,不少原国军将领们。

就连军队内部,都有不少人觉得武力不足以跟美国人对抗!

正因此,才有后来出兵与否时,那无数讨论出现,可时局的发展不容多想,因为美国佬欺人太甚。

(张狂的 )

二:仁川登录和数次警告。

年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逆转。

在麦金利山号上亲自督战,带领英美两国多艘军舰,在多架飞机的配合掩护下,指挥美军第十兵团,完成了仁川登录。

一举绕到朝鲜人民军大后方,随即切断了朝鲜半岛,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的岛屿。

在完成登录后,朝鲜人民军遭遇突袭和进攻,损失惨重,一溃千里,战线日趋接近 。

眼见朝鲜挡不住,美军直挺挺冲击中朝边境,中国政府又一次发声了。

通过广播严正警告美国人:如果跨过 ,中国就会出兵!

可美国人的回应是什么?没有回应,继续进攻。

美军的进攻,伴随着中国的警告不断重复,警告一次进攻一次。

时间来到了年10月3日凌晨,在这一天,美军开始大举越过 ,触及了中国的底线和之前的话语:

如果跨过 ,中国就会出兵!

看着冲锋的美军,周恩来总理立马召见了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通过印度告知美国政府:

若美军跨过 ,侵略北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

这几乎等于中国的 通牒,也是语气最为强硬的一次。

不会坐视不顾的背后,是勿谓言之不预啊!

(周总理讲话)

但美国人的态度如何?

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虚张声势。

则说没事,就算参战按解放军的后勤和准备看,也不过5个师的兵力,不难对付。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自信,答案是当时美国超然的经济、政治地位还有军事实力。

那时的美国!

经济实力全球 ,工业能力世界首屈一指。

后面十多个工业国加起来也比不过美国,比今日美国强势得多。

政治地位全球 ,联合国在他牵头下成立。

苏联的临时缺席让他成了控制者,曾经的大英帝国都是小跟班。

军事实力全球 ,二战时海量的军队虽被裁汰,但精锐老兵依旧在,庞大的海军、空军依旧武装到牙齿。

(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反观我们新中国!

经济百废待兴。

政治,还在筹谋恢复大国影响力。

军事力量,没有军工体系的中国,只能生产少量简单的武器和弹药,装备更是万国牌。

万国牌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落后,在美国人角度看,这军队或许等同于叫花子。

这就是美国不管不顾的底气,回应你都掉价,我就忽视你咋滴了?

(警告无效,那就打吧?)

三:警告无效,那就打吧?

在数次警告无效的同时,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其实早已在做战斗准备。

重组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是其一,调集准备进攻台湾的部队北上(第九兵团)是其二,抓紧后勤补给建设是其三。

美国人认为我们是虚张声势,我们可是在认真备战!

备战之后,眼见美国人越来越嚣张,年10月8日,中央下达了 入朝的命令。

10月19日,后来的万岁军38军率先从吉林集安出发,渡过鸭绿江作战。

随后的10月25日, 次战役开始,交战当天, 就让美国人见识了厉害。第40军师,在北镇发起对联合国军的突袭,仅仅一个多小时就攻克了联合国军占领没多久的温井。

这一战中,我军充分发挥战术优势。

士兵践行“三三制”原则,以班组为单位,不断用奇袭、伪装、佯攻、渗透、牵制、穿插、侧攻等灵活多变的轻步兵战术,让美国人看的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以至于战斗打完,联合国军心有余悸感叹说:没有一点重武器,仅靠轻步兵咋能这样打仗。

(商讨战术的 将士们)

美国人的感叹,当然有道理。

当时的 没有飞机,没有坦克,就连火炮都没几门。

至于兵力,跟美国人比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但就是打赢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打赢了之后, 评价美军是,比国军强点,但也不难打。

这就是轻步兵 时, 的战斗力。

他们用灵活的战术,顽强的意志,让美军和南韩军队遭遇重创。

随后在八个多月的运动战中, 将士们大多数时候,愣是凭借手中简陋的武器,跟联合国军争锋相对,虽然也有挫折,可将美国打退到 以南依旧是实打实的战绩。

那无数美军的被消灭,也是实打实的战绩!

这一切的成因,战斗意志和战术水平更重要,因为运动战五大战役中,苏联援助的装备,都是在第四次战役末期,第五次战役时才开始部分换装。

(全国同心)

四:只有打服才有平等。

年7月10日,连续五次运动战役后,被打出阴影的联合国军终于开始了谈判的节奏。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人能听懂的话,唯有拳头。

但和谈了之后,美国人依旧小动作不断,这小动作不断的根源就是,他们自觉实力更强。

为了在谈判中争夺主动权,联合国军和南韩军队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接连发动了所谓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进攻 和朝鲜军队的防线。

面对敌人的咄咄逼人,在毛主席谋划下, 开始践行:边打边谈方针!

面对联合国军在年发起的夏季攻势,朝鲜人民军也奋起抵抗,让美军遭遇了“血染岭”、“伤心岭”阻击,在付出数万人代价,阵地仅仅推进了2到8公里。

随后美军又发起对 的秋季攻势,出动大批坦克进攻 天德山、马良山、文登里等阵地,坚守的 将士们组织反坦克力量,让美军有来无回。

眼见正面进攻无力,美军又发起对于中国军队的绞杀战,试图用空中封锁,切断 交通线。 面对封锁,顽强阻击,铁道兵,工程兵,运输兵,高射炮兵轮番上阵,践行重点抢修,重点防空,改善运输线等方式,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建成了钢铁运输线。

(反绞杀战)

年9月, 空军终于正式亮相,在苏联人配合之下,打出了赫赫有名的“米格走廊”,一度掌握了清川江以北部分区域的制空权。

新生的中国空军,面对美军毫不手软,击落美军飞机架。

气急败坏的美军,甚至发起了细菌战,也在准备充分的 将士面前铩羽而归。

接连打完这一轮轮阵地战后,无奈的美军在10月25日恢复谈判。

双方谈了一个月,在11月27日达成了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协议。

随后的岁月,进入了具体停战安排上,双方在互有让步后,也渐渐达成了协议。

可,战火依旧没停,这一次是李承晚不老实。

(李承晚)

五:秋季战术反击。

和谈关键点,一直卡在战俘问题上,因为战俘问题,中美双方不断僵持。

中朝双方坚持按照日内瓦公约,提出互相全部遣返战俘建议,但联合国军不同意,因为中朝两军的战俘相对多点。

美方于是提出,用一换一的方式,配合自愿遣返主张完成战俘交换,并且不停弄小动作!

比如:派遣韩国人和台湾特工进入战俘营策反啊。

比如:给中朝战俘进行所谓甄别啊。

比如:强迫战俘表达不愿意遣返的心意啊。

这无数小动作,让战俘问题谈判陷入长期僵持之中。

眼见谈判无果, 在十个月稳定期中,也不断建设工事。

到年春、夏之际, 在前线完成了公里地下立体坑道工事的挖掘和完善。

(坑道防御体系)

随后 改变战术,选择 的射手组成阻击团队,开始小规模进攻敌人。

年9月,为了配合谈判进程, 发起秋季战术反击,凭借坚固的坑道防御体系,对美韩联军发起了77次小规模进攻,不断消耗敌军有生力量。

美军看 进攻,不愿低头的他们,宣布无限期休会。

并在年10月发起金化攻势,试图夺取战场主动权。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军也在五圣山上甘岭区域顽强防御。

这就是 的“上甘岭战役”,双方从小规模战斗,在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下变成了大规模战斗,十万人奋战43天,终于挫败了美军的进攻。

自那以后,被打服气的美军再也没有发起过大规模进攻。

随后两方恢复谈判。

(决战上甘岭)

六:年夏季攻势。

年2月两方恢复谈判,四个多月后战俘问题迎来突破,双方达成了遣返全部战俘,其余战俘交给中立国处理的协议。

虽然谈判获得了突破,但 的军事准备和战争准备依旧没停。

在完善东西海岸的防御体系后, 在年6月发起了夏季攻势!

阶段,以重点打击联合国军为目标,致力于改善前线态势,以求督促和谈加快进度。

第二阶段,以重点打击南韩军队为主。

就在第二阶段战斗进行中时,李承晚方面企图阻挠协议达成,选择退出谈判,还扣押了2.7万名中朝战俘作为筹码。一看李承晚做派,我军决定继续进攻南韩军队。

并在年7月发起了抗美援朝 一战:金城战役。

(摧枯拉朽的金城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拥有重火力的 ,让美国人大吃一惊。

在喀秋莎配合下的 ,瞬息间突破南韩四个师的防御纵深,让美国人明白,没有重武器的轻步兵 已经如此厉害,拥有重武器之后的中国军队更厉害。

这是一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的军队。

经过数轮打打谈谈之后,美国人终于认怂。

年7月27日上午10点,中朝两方和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韩国方面没在协定上签字,因为那一刻金城战役还在继续,停战令在当天晚上22点才生效。

从这个角度看,支援军战斗到了 一刻!

边打边谈的成果也是巨大的,最终确定的军事分界线,比最早协议的分界线向南移动了.6平方千米。

尾声:时隔十一年的警告。

打完,新中国扬眉吐气!

这扬眉吐气除了战场上的赫赫武功之外,还有深远的政治和军事影响。

从那以后,美国人遇见中国军队就会寻思,不好打,遇见中国的警告就会留心,不能不听。

因为:勿谓言之不预

于是年4月,当美国人接替法国人介入越南战争时,面对中国政府的警告:

不许越过北纬17度线。

美国人不敢越过分毫,不仅地面部队不敢越过17度线,就连空军都专门设置提醒装置,但凡有越过风险,这装置就会发出警报,提醒美国飞机,别一浪就浪过去了,不好交待!

这也让美国人,在越南战争时一只束手束脚。

17度线不敢过,就消灭不了敌人, 只能耗死在越南。

古今观之,中国的警告就是如此的厉害!

这厉害的背后,就是先辈们用奋战换来的,今日不也是如此吗?

无论科技战, ,打随意,谈可以,其他免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7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