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只为祖国,那支叫人民子弟兵的军
来源:共青团中央
还记得
这些不寻常的春夏秋冬吗?
年解放上海
年5月12日
上海战役打响三大战役胜利不久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响彻大江南北
解放上海迫在眉睫
面对国民党军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
毛泽东提出
“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
不仅要消灭敌人
还要保全城市,争取人心”
当时陈毅讲了一句话
“人口最密的地方
一发炮弹打上去以后就死很多人
所以开枪,你看不到不要打
看不准不要打,不要误伤老百姓”
解放军围攻外滩守敌
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坚决执行上级命令
使用步兵和轻武器
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歼灭敌人
解放军战士一批一批倒下
又一批一批往前冲
苏州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在渡江战役之前
三野就制定了
《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
其中有不准开炮、不搞爆破、不使用重武器
以及“不入民宅”这一条
陈毅斩钉截铁地说
“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
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见面礼搞不好,是要被人赶出来的
野战军,到了城里不准再‘野’
纪律一定要严!”
陈毅要求各级干部下保证书
无条件坚决执行
部队全部模范地执行了入城守则
人民解放军经过南京路
年5月27日
杨树浦发电厂、自来水厂守敌缴械投降
上海市区枪声停止,宣告全部解放
枪声停息后的 个清晨
上海市民推门出户看到的是
在自己家门口
成排的解放军战士
全副武装露宿街头
上海老百姓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
攻入城市,打了胜仗
却坚持“进城不扰民”
下雨天居然不入民宅
就这么睡在潮湿的马路上
解放军严守纪律,不扰民,露宿街头
为了不影响市场供应和金融秩序
三野规定解放军入城后
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买东西
甚至部队吃的饭菜
也是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做好
再送到市区
原上海警备区副政委阮武昌说
(百姓)就给我们碗里面倒饭还倒菜
当然我们不肯啦
不愿意,大家就跑啊逃啊,四下里逃
当时我记得有一位大妈
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很生气
她说:“我真没有看到像你们这样的部队”
新生的上海市
电灯是亮的,自来水未停
电话畅通,工厂学校也保护完好
当晚七点
播音员夏之平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这个崭新的呼号开始播音
向千千万万的听众宣布
上海解放了!
上海人民庆祝解放
年中国人民 撤离朝鲜
年 结束后
为了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和进一步缓和远东紧张局势
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朝鲜
与金日成首相代表中朝两国政府
发表联合声明向世界宣布
中国人民 将于年底前全部撤离朝鲜
从3月15日到10月26日
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年10月至年6月,中朝军队连续发动五次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将敌人赶回 ,敌我双方转入战略对峙。这是 某部渡过汉江后围歼残敌
战争停止了
但给朝鲜人民带来的 却不会消失
殷悦书和宋廉夫妇
是年进入朝鲜战场的
那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殷悦书回忆,当时朝鲜满目疮痍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炮弹坑
方圆几公里内很少见到房屋
偶尔有几户人家,房子都是用茅草搭建的
而且家里大多数只有女儿、老人和孩子
大部分部队开始陆续回国
而殷悦书和宋廉夫妇所在的部队并没有走
他们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开始重建工作
“当时,毛主席给我们安排了
为朝鲜人民办的三件大事:
一件是盖房子、一件是开垦农田
还有一件是修水库”
重建工作大部分由 战士完成
那时朝鲜劳动力极少妇女儿童只负责给劳动的战士送水战士的食物和很多朝鲜人民的食物都是由中国提供“当时朝鲜人民和 的关系非常好除了援建工作外很多战士为朝鲜人民干农活、干家务”年10月中国人民 向朝鲜和祖国汇报团准备撤离朝鲜回国当时欢送晚会在平壤举行朝鲜人民和 一起载歌载舞归国前,中国人民 与朝鲜人民军举行告别联欢离开朝鲜时, 在朝鲜新义州坐火车朝鲜很多民众到火车站送行车站被挤得水泄不通, 和送行民众一一握手拥抱,民众们热泪盈眶
其中一位名叫福大娘的支前模范
将被炸了38个洞的一床床单
送给
她流着泪说:
“这是在我身旁牺牲的
一位 烈士留下的床单
我们这里的母亲,永远感念中国儿女
感谢献出自己儿女的中国母亲”
在火车开动的一刹那
朝鲜送行民众的代表高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
中国人民 万岁!”
殷悦书代表 喊道:
“朝鲜劳动党万岁!朝鲜人民万岁!
中朝友谊万岁!”
朝鲜老人紧紧拥抱 战士
在几年的艰苦奋斗过程中
从未拿普通群众一针一线
在朝鲜人民心目中
他们全部是万人敬仰的英雄
更是他们的亲人
按部队要求
除武器装备和个人物品外
其余所有东西全部无偿移交给朝鲜人民军
朝鲜人民深情送别 战士
10月26日中午12点10分
中国人民 总部官兵乘坐的
一列撤军列车到达丹东
等在鸭绿江这一侧的是
日夜期盼将士们凯旋的祖国人民
归国部队的炮兵部队受到丹东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年抗洪救灾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
年的特大洪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年,长江流域暴雨频繁
最终酿成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
数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前线
直扑滚滚洪流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第31集团军军长
98年长江抗洪抢险总指挥董万瑞将军
紧急飞临九江抗洪一线
在他的指挥下
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堵住了九江决口
成功围堰,防洪史上的一个奇迹诞生了
战士李向群,带病参加抢险突击队
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
医院抢救醒来后
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
最终,因为极度劳累而导致心力衰竭
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年仅20岁
战士高建成,不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
身先士卒战斗在 线
紧急关头,救生器材不够
他脱下救生衣给队友穿上
被迫弃车转移时,他坚持 一个离开
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
用尽 的力气
将水中挣扎的战士推到大树边
精疲力竭的他却被一个巨浪卷走
于年建军节那天壮烈牺牲
战士罗伟峰,连续7次下水救了7人
当他第8次跳入洪水中时
被一位老大爷死死抱住
情急之中,他紧紧抱住了一棵大树
让老人坐在自己的肩上
一整夜下来,水涨一寸
他就将老人往上顶一寸
硬是用自己的肩膀扛到了天亮……
将士们纷纷立下生死牌:
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洪水像猛兽没过了肩膀
水里的战士用木盆托着孩子屹立不倒
饿到了极点,才想起要吃饭
累到极点,便在河堤上就地而眠
当记者采访董万瑞问道:
您两天两夜没睡觉了?
他双眼含着热泪哽咽道:
“我们的兵都不睡我们睡什么!
我们的兵非常好!非常可爱!能打仗!”
70多年过去了
不曾改变……
60多年过去了
不曾改变……
50多年过去了
不曾改变……
10年、20年过去了
他们的梦想不曾改变
那支叫人民子弟兵的军队
从未改变……
穿上军装,你选择坚强无畏
钢筋铁骨,你突破身体极限
逆行而上,你不惧困难险阻
为国泰民安铸就钢铁长城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致敬人民子弟兵!
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选题
李晨旭
编辑
李晨旭
责编
李晨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