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9兵团冻伤亡3万人,89师为何
在长津湖战役中,9兵团冻伤亡3万多人,其中直接冻死在阵地上的多达多人。
要知道9兵团在战役中因战斗产生的伤亡也才2万人左右,可见严寒是比美军更难对付的敌人。
然而在战役中,20军89师的冻伤减员人数却只有40人,是整个兵团中冻伤最少的师。不仅如此,89师在战役中共毙伤敌军人,俘虏敌人余人(占整个20军俘敌人数一半),击毁坦克7辆、缴获6辆,击毁缴获汽车各余辆,击落飞机1架(志愿军用步兵武器打下的第一架飞机)。
可谓战果丰硕,尤其是冻伤减员仅40人,要知道9兵团第一攻击梯队的8个师中,另外7个师的冻伤减员人数均在人以上。
这里要说的是,如今网上广传的89师冻伤减员人数为人,事实上根据原89师政委王直少将写的《关于89师咸镜南道战役总结》中的记录:
在严寒的条件下,师团领导都非常重视……在二十多天作战中,冻脚、冻手、残废的只有四十余人,比较为数甚少。
可见89师实际冻伤减员只有40多人,这所谓的人其实是89师非战斗减员的总人数,包括了失踪、事故、疾病造成的减员人数。
要知道就连后勤物资极为充足的美军,也有数百人被冻死,为什么89师的冻伤能做到这么少?这主要要归功于89师的政委——王直。
年7月21日,当红四方面军路过福建省龙岩市才溪镇时,13岁的王直就被这一支特别的军队深深吸引,听到红军在招人时,他当即决定报名参军。
不过当时红军招兵的干部看他实在是太小了,人还没有枪高,于是没有同意,毕竟当兵是要打仗的,尤其是在那个混乱的时代。
但王直没有放弃,红军没要他他就一路跟着红军,虽然没有正式参军但却和红军战士混成了熟人,加上王直有画画的天赋,于是每到一个地方他就跟着宣传队的人打下手,帮忙在墙上画宣传画。
有次他在画画时被路过的毛主席看到了,毛主席就上前跟他讲话,在了解了王直的经历后,毛主席摸着他的头说:
“画得不错,是个人才,我们红军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年5月21日,15岁的王直正式成为了红军战士,很多人都说他是毛主席亲选的兵,随后他跟着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王直的将才天赋逐渐被激活。
王直在军中主要担任政治工作,所以很多人忽略了他的指挥艺术。在他的军旅生涯中,直接参加指挥的大小战斗多达多次,其中有一半都是由王直独当一面指挥的。
年11月28日,日伪军集结近0兵力,从三个方向对我新四军第16旅旅部所在江苏溧阳塘马地区发起围剿作战。
面对敌人绝对的兵力,王直组织苏南党政机关余人从唯一的缺口突围,为给同志们转移争取时间,王直亲率不足百人的护卫队坚守戴家桥,阻击多日军的进攻长达6个小时。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又借助夜晚悄悄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完成了不可思议的突围。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王直调任华野12纵队35旅政委,上任后他率领35旅成为首支攻进徐州城的解放军部队,主攻刘庄全歼第5军师,俘虏敌师长周郎。
打完淮海战役,在王直出色的政治工作下,35旅扩编了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王直当上了20军89师的政委。年11月,王直率部入朝作战。
9兵团入朝作战其实非常仓促的,原本整支部队部署在东南方向整训,全军主要训练的科目是渡海作战和登岛作战。
当10月份王直突然收到北上命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可能会开赴朝鲜,而他也立刻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政治动员工作时间可能不够。
王直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派人买了很多关于抗美援朝的报纸,发给各部队,在列车上开会学习。一来是宣传抗美援朝,让战士们理解出国作战的意义;二来也作为动员材料,让战士们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
当军列抵达锦州车站的时候,王直就感受到了东北地区的严寒,也预感到严寒或许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困难。
王直找到师长余光茂开了一个会,会上就讨论了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后勤保障?
会后王直指定副参谋长黄河清专门负责防冻服装的分发,并且要求各部队加强防寒的教育,要让所有人都有防寒意识。
(不要小看防寒意识,有的部队并不是没有配发防寒装备,但为了轻装行军而少带或没有带,比如66军有的单位为了多带武器弹药,就3个人带一床棉被。甚至还有部队在过鸭绿江前半路丢掉大衣的。)
也正是因为提前进行了部署,89师抵达沈阳火车站后虽然只待了一天,但是防寒装备的分发工作非常有序,没有出现着急出现混乱的情况,所以89师基本上每个人都穿上了棉衣和棉裤。
不过还是由于物资紧缺,像棉帽、手套之类的保暖用品还是非常少。这时王直发现棉被有很多多余的,于是他又下令将多余棉被和破棉絮中的棉花取出,制作简单的手套、帽子、耳套、棉袜等,尽量保证每个人是包裹结实的。
除了防寒措施,89师对于补给也是相当重视,根据友军42军和美军的作战经验,王直和其他师首长意识到炮兵在美军空军的压制下是很难前进的,于是当即决定将炮团改为运输团,拉炮的骡马全部去拉弹药和粮食。
事实上证明,这一举措相当关键。其他部队入朝时很多时候是按照国内战场的经验,希望建立兵站在当地筹粮,但是朝鲜的情况和国内不一样。
一来朝鲜的基层管理基本没有了,二来朝鲜人民也很穷,三来美军战机的轰炸扫射,基本也已经将能看到的村庄都炸没了。
所以先期入朝的部队大多都有饿肚子的问题,但是问题放到89师身上,情况就要好得多。
据《关于89师咸镜南道战役总结》中的统计,89师炮团组织多人从国内运输各类物资斤。
物资上有保障,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情况就要好得多,尤其是在冻饿减员上。
除了自身的准备充分外,美军的“运输大队”也立了一功。
89师在入朝不久后,所属的团就和美军陆战一师第7运输大队遭遇,美军运输队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团击溃,运输物资几乎没什么损耗就被团缴获,而在缴获的物资中有0床羊毛毯。
这些羊毛毯肯定是不够全军分的,全给团也太多了,好东西到了手里却不知道该怎么分配。
一开始师里有人提议让上级来决定如何分配,这时候王直提了一个很关键的建议,他建议将这些毛毯撕开,用来裹手、裹脚,或者是做成帽子。
王直认为虽然全师基本上人人都有棉衣,但是手脚如果被冻伤的话也会影响战斗力。
这一意见很快被采用,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节,保障了全师的战斗力。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过,在长津湖战役后期的追击阶段,89师几乎是整个9兵团战斗力保持最好,且唯一有力量追击的部队。
89师在社仓里追击美军第3师的战斗中,翻越海拔1多米的香榆山,抄“近路”将美3师第7团第2营包围,并将其大部歼灭。
这一战果直接鼓舞了毛主席,被毛主席称为长津湖的3个战术胜利之一。年12月5日,毛主席给彭德怀、宋时轮发报:
如果能在社仓里再歼灭美军一两个团,则意义重大。
只不过当时美军跑得太快,而9兵团兵力不足,其他部队损失太大很难再做到全歼,只能将美军赶进大海。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王直和89师师长余光茂得到提升,其中王直升任26军担任政治部主任,他们两人也是长津湖战役后,9兵团唯二得到提升的两人。
可惜的是,长津湖战役结束后89师被撤销了番号,而原因则是因为其他部队伤亡太严重,尤其是干部伤亡很大,不得不将89师的骨干干部拆分到其他部队中进行补充。
同时撤销编号的还有26军88师,以及27军94师。
9兵团的3个军基本都撤销了一个师的番号,不过后两者撤销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伤亡过半,剩余兵力只能直接补充到其他部队中。
年的授衔仪式上,王直被授予少将军衔。年王直因病逝世,享年98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