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抗美援朝打的第一个阻击战,一个团坚
在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梁兴初的38军接连两次没有完成截断联合国军南逃退路的任务,让彭总大为恼火。不过,38军在第一次战役尾声也有亮点,那就是师团进行的承上启下的“飞虎山阻击战”。
由于38军没有按原定作战计划完成阻敌南逃的任务,以致联合国军从11月2日开始南撤,彭总于是命令梁兴初迅速拿下飞虎山,然后向军隅里进攻。11月4日凌晨,团攻占了飞虎山。
军隅里不仅是交通枢纽,还是联合国军向北推进的补给站,而飞虎山恰恰是军隅里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拿下了军隅里,联合国军的南撤退路就会被彻底掐断。
团团长是绰号“范老虎”的范天恩,他是日本写进《朝鲜战争名人录》中唯一的一名志愿军团长,可见接下来的飞虎山阻击战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范天恩一占领飞虎山,马上就命令一个营进攻军隅里,不过攻击受挫。因为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也注意到了军隅里这个撤退路线上的漏洞,于是派美2师增援军隅里。
不论是在兵力和装备上相比,团根本就没法与军隅里的美军相比,所以哪怕范天恩又增派一个营加强进攻,可能也拿不下军隅里。好在这时彭总命令团放弃进攻,就地组织防御。
这样一来,团本来是负责夺占军隅里后阻击南撤的敌军,但彭总一声令下,团的任务和作用变成了在美军“圣诞节攻势”初期的阻敌北进。范天恩虽然搞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停止攻击,但他坚决服从死死钉在飞虎山的命令。
11月6日,根本就不相信志愿军已经大规模入朝的麦克阿瑟发动了“圣诞节攻势”,不过,不论是东线还是西线的联合国军向北推进的速度都很慢。彭总和志司其他领导认为,可能是范天恩的团在飞虎山把敌军顶得太狠,以致联合国军不敢大胆地冒险北进。
的确如此,范天恩正率领全团指战员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以劣势的武器和血肉之躯阻击联合国军的北进。在联合国军几百门大炮和上千架次的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团居然没有让敌人越过飞虎山一步。
团在飞虎山坚持阻击敌人5天5夜,在没有粮食时,就啃石头聊以充饥。当没有弹药时,就和敌军展开肉搏。一名志愿军战士在牺牲前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我们是志愿军到朝鲜来打鬼子的……”
好在彭总及时发现飞虎山阻击战不利于诱敌深入,从而影响整个第二次战役的部署,于是果断命令团在11月8日晚撤出大虎山阵地,后退30公里。
麦克阿瑟当然上当了,他于是命令东西线军队火速北进,以“饮马鸭绿江”,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待联合国军的是志愿军6个军已经布好的清川江和长津湖两个口袋阵。
其实,更令范天恩扬名天下的是11月30日开始的“松骨峰战斗”,作家魏巍写的著名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讲述团3连死守松骨峰的事迹。魏巍后来在赠送给范天恩的书中写道,“范天恩同志,你们才是这本书的作者。”
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42.html